一盏不灭的灯 实验室的吸引力

2018-04-25 14:24:24 来源: 人民网-教育频道

打印 放大 缩小

在重庆大学,有这样一群人,在教学之外,他们每天的工作都是与各种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打交道,或是化身“养殖户”,在实验室楼上养微藻……他们是以廖强教授为首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教师团队,因为共同的理念和兴趣走在一起,只为实现心中的碧水蓝天梦。

廖强团队成员(部分)合影

做清洁能源的先行者

走进重庆大学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教育部实验室,伴随着机器运转声,团队负责人廖强教授正在指导学生做实验,他耐心地为学生指出问题、答疑解惑。在青年师生的眼里,廖强教授和蔼谦逊,既是良师也是益友。

廖强的团队长期工作在能源动力领域教学与科研一线,他们从事强化传热传质理论及方法研究,并将其推广应用于余热回收利用、微生物能源转化、环境污染治理、燃料电池、微机电系统等领域,在多项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促进了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他们研发的三维扩展表面强化传热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广泛运用于工厂的余热回收、制冷空调、化工等领域。

此外,团队牵头承担了“高温高含尘烟气连续高效余热深度回收技术”和“液态熔渣高效热回收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均对我国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

神奇微藻

吸的是二氧化碳,吐出的是燃料

团队意识到,仅仅在减少污染物排放上下功夫远远不够,要彻底治理污染最终需要低碳的可再生能源。

在廖强团队的微藻人工温室和微生物燃料电池人工温室中可以看到,偌大的实验室内,形态各异的试管等容器中,有绿色的微藻,还有产电的细菌。

廖强教授介绍,微藻是指那些在显微镜下才能辨别其形态的微小藻群,有两万多种,它是水体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它们就像是一个由太阳能驱动的细胞工厂。”廖强教授比喻道。在这个工厂里,微藻可源源不断地将二氧化碳和废水中的氮、磷等物质转化为富含油脂、糖和蛋白的生物质。此后这些油脂就可以被转换成生物柴油,实现变废为宝。

技术创新 突破微藻能源领域技术瓶颈

在微藻能源领域,针对现有微藻培养光生物反应器体积大、占地宽、成本高、产率和效率低等突出问题,廖强教授的团队开展了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原创性地提出多种高效微藻培养光生物反应器技术,其性能居于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提出采用中低温太阳能对微藻进行热水解,然后利用水解液进行发酵制取富氢甲烷等生物燃气的新的技术路线,以提高微藻制取生物燃料的效率,推动微藻能源走向实用化。目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中-泰国际合作项目资助下,已突破关键的技术瓶颈,完成了装置实验验证,实验样机已于2017年底投入使用。

目前,廖强教授的团队正在建立600平方米的新平台,这个一体化平台集合了微藻培养、采收、分离和太阳能水热水解以及微生物发酵制取富氢甲烷等功能,并采用光伏-光热一体化装置和储能装置供给系统的电、热、以及微藻反应器夜间的光照需求,实现全太阳能投入的微藻减排和能源化转化。接下来,他们要将此平台推广到工业减排、废水厂净化废水和生物燃料生产等领域。

廖强教授望着手中盛满绿色微藻的反应器,满怀憧憬。据他估算,“若我国1.5%的土地面积用来养殖微藻,可减少2015年我国约9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年产8亿吨的生物柴油,超过全国燃油的总消耗量。”

一盏不灭的灯 实验室的吸引力

廖强牵头的这个团队,主要从事工程热物理方向的研究工作,他们笑称自己是“烧锅炉的”。15人组成的团队里,有6位是“80后”。团队成员大多是本科和硕士阶段在国内就读,博士或博士后阶段前往国外深造,完成学业后又回到重庆大学任教。

团队成员付乾正是在廖强教授和朱恂教授的引荐下到日本读博,“当时二位前辈给我的临别赠言就四个字——学成归国,所以我后来就回到了重庆大学做科研。”目前是重庆大学一名特聘研究员的他,把团队取得突出成果的原因归结为一种“不怕吃苦、扎根实验室”的精神。

在这个团队中,叶丁丁教授的一段故事也常常被学生们用以自勉。

2011年,叶丁丁已经怀孕,而她参与的一项实验也进入关键攻坚阶段。虽然实验室中要采用化学试剂,为了能突破实验中的这道难关,她仍然坚持来实验室,一边指导,一边动手实验,直到临产。

科研人的这份坚守与品性,铸就了团队辉煌而丰硕的成果,也身体力行地感染着身边的学生。

一群有爱的老师 倾其所有助力学生成长

这是团队负责人廖强和朱恂一天的行程:早上5、6点起床,赶飞机到北京参加会议,结束后迅速赶回重庆,回到家已是凌晨三点多,他们还要再继续备课。第二天一早,两位老师又精神奕奕地准时出现在课堂上。

廖强教授(左四)正在实验室给大家讲解微藻的特性

“有时深夜经过廖老师的办公室,总会看见他还在专心备课。廖老师上课从不使用幻灯片课件,坚持用粉笔在黑板上一步步推导公式,让我们清楚地知道演算过程。他的理论功底深厚,讲课富有激情和感染力,常常将科研实践中的案例融入教学中,听他的课真是一种享受。” 廖强的博士何雪丰说。

在学生眼里,看上去亲切随和的老师们,在科研和教学中却是不折不扣的 “完美主义者”。仅有几名研究生参与的小组讨论会开上5、6个小时是常有的事,老师们对学生的研究进展总要打破砂锅追问到底,绝不含糊每一个细节,务必帮他们理顺研究思路,把握研究方向,纠正科研中的不良习惯,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误了午饭时间,有时来不及吃饭便赶往课堂,准备下午的课程。

“聪明人要会寻找初露头角的最前沿的方向,做最创新哪怕是很简单的事情。”这是辛明道教授留给廖强的最珍贵的寄语,他将这句话送给了青年师生。

关键词: 吸引力 实验室
编辑:Edt_66

最近更新

广州南方学院获批2022年硕士点建设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
国潮电音《彩云追粤》全网播出 广科大承办终极大秀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全票通过企业年金实施方案 预计9月启动
广州中医药大学举办第十八届校园读书节开幕式
重磅 广东金融学院发布中国上市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
2022年华工综合评价招生部分增加机试环节,考生和家长须注意
蜡烛成灰 生命不息——追记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高金鑫
坚守初心,社科赛斯百亿蓝海乘风破浪
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教育类专业建设与发展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2021走遍中国 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京举行
郑州职业技术学院获批建设“河南省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安涂森”入选品牌强国示范工程成员单位
好视通连接教学、教研、管理等应用场景 打造教育融合云视频解决方案
科教园法硕2022年法硕考研大纲解析与复习建议
博仁考研解析2022年教育学考研大纲与复习建议
2022年历史学考研大纲变与不变
百胜中国数字化课堂,一份特别的教师节礼物
鳢鱼返利优惠券商城上线 开启电商省钱新模式
斥资近百万升级域名!励普教育收购lipu.com
助力城市共建 首个“素质教育综合体”融创一江源武汉首发
打造教育产业高地 融创一江源领航武汉素质教育
启发人生新兴趣 华人大师线上知识分享平台「答岸」正式上线
助力文化引领 融创一江源打造武汉首个素质教育综合体
携手奥运冠军,融创打造武汉首个冠军联名综合体助推素质教育发展
石家庄现代文化传媒学校立足高新区,打造低进高出特色名校
极课大数据教学研讨会走进天津紫云中学:让精准教学与传道授业紧密相融
优墨学子书写华彩篇章,笔墨生辉共庆建党百年
优墨学子书写华彩篇章,笔墨生辉共庆建党百年
极课大数据与教学深度融合 推动实现精准化教学
即使再忙,也要学习编程,沃耕编程训练营来告诉你编程的价值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