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35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5 分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只有学校才有教师与学生的直接交流互动,只有学校能使学生过上完整的教育生活,不管人工智能发展到什么程度,教育关注生命和精神、雕刻于心灵的功能只能靠学校教师来完成。因此师生关系无疑是学校产生教育教学效益、实现育人目标的关键性基础。许多当代教育专家也对此有独到的见解,如“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等。我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后形成的第一个观点是:教师的第一件大事是努力使学生喜欢自己。
根据动机迁移原理,学生往往会把喜欢老师的感情迁移到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上和教育管理工作中,这种积极的情感转化为心理动力,使学生对老师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愿意听老师的话,积极参加老师组织的活动,就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相反,不良的师生关系会使师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使学生在校园内产生厌烦和压抑的心情,从而导致学习表现不佳。如果教师不讨学生喜欢,甚至被排斥和讨厌,那就失去了师之为师的生命价值,也使学校失去了特殊教育功能的价值。
【资料图】
教师该如何让学生喜欢自己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内心的每个角落都有一根琴弦,一旦拨动这根琴弦,它就会发出声音,教师要善于与孩子的琴弦对音。”毋唐置疑,品行端正、对工作有责任心、对学生有爱心是最基本的条件,但仅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保持一颗童心,建立“伙伴式”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现代师生关系的基础是法律关系,纽带是情感关系,核心是人格关系。教师与学生从身份上看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从人格和感情上看又是平等友爱的朋友关系,从共同成长的目标上看还应该是互帮互学的伙伴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学生来说,最好的老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老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者的那种老师。李镇西先生说:“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这种“伙伴式”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懂学生,多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充分尊重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干自己能干的事情。
始终保持那份爱心和童心、纯真与善良、理想和情怀的老师,是最难能可贵、最值得尊敬的人,同样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宁波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有位老师叫石晓为,是全国优秀教师、宁波市首批名班主任,知名度不比校长低,一旦轮到她任初一班主任,许多家长明明知道我们实行均衡分班的抽签制度,也要想法子让孩子进石老师的班级。我曾邀请石老师出任中层干部,她说她喜欢做班主任,也适合做班主任。果然如此,我经常看到孩子们围在她身边,就像一群小鸡围着母亲,让人羡慕和感动,多次听到家长们说孩子很喜欢石老师。这种情景我在运动场经常看到,下午课后的阳光体育运动,她班级的学生总是兴致勃勃地多跑一圈,周一早晨升旗仪式结束,只要时间宽裕,总会有许多学生向她申请跑一圈后再去教室。还有一个情景更让人懂得什么是教育:每次升旗仪式结束后,她班级里的学生一律沿跑道绕行,而不是抄近路走操场的草坪,这样春夏秋季可以缩短踩草坪的时间,冬季可以通过与跑道的摩擦,不让鞋子把枯草带到教室,同学们还有意识地边走边蹭蹭脚。真是细微之处见精神。
自从我走上讲台以来,有一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当老师一定要与学生打成一片。”1984年秋,我们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的一个实习组被安排在临海二中(后改名为“浙江省回浦中学”)。我班主任工作的指导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化学教师,第一次见面他就给我说了这句话,实习一周后的休息日,我与搭档的同学登门请教,他还是强调这句话,两周后他对我们说:“你们成功了,已经与学生打成了一片。成功就那么简单,我们整天与学生在一起,一起上课、自习,一起参加文体活动、主题班会,一起秋游,还有班长陪着我们家访。我从此认识到,教师只有先走进学生的生活,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教书育人。青年教师的最大优势是精力充沛,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差距小,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容易与学生接近、产生共鸣,建立“伙伴式”的师生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缺乏教学经验的短板。这句简单朴实的话推而广之就是“当校长一定要与教师打成一片”“当干部一定要与群众打成一片”,它使我在工作岗位上受益匪浅。我任校长的每所学校,都有人说我有点儿“理想主义”“浪漫主义”“英雄主义”。
让人感觉有点儿奇葩的是,我利用宁外校园内丰富的水资源养了一些鹅鸭,给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了许多快乐和生活情趣,我还在宁外校园内的浩汇湖旁专门放了两桶碎瓦片或薄石片,竟“不顾安全”鼓励学生打水漂,还经常现场用力学知识教学生如何打水漂。现在回头想想,这不正是当老师所需要的一颗“童心”吗?
2.认真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我曾在几个高中班级里做过一次简单的民意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喜欢某位老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多选题)
结论基本上集中在三点:一是课上得好,学生喜欢听;二是人品好,为人师表;三是亲近学生,对待学生平等民主。另外气质好、有风度、多才多艺和知识丰富这几方面也占了一定比例。
我平时与熟悉的小学生接触时也几次问过同样的问题,叫小朋友随心口头回答,得到的答复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老师课上得好、老师对学生好、老师工作负责、老师外表美。可见,教师课上得怎么样给学生的印象是最直观深刻的。学生普遍喜欢上体艺类课,特别是体育课,一般不会嫌体育课多,只会怨体育课少,原因是体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它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更在于它可以培养、释放和提升人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激情。如果学生喜欢你的课像喜欢体育课一样,盼着上你的课,那么所有的教学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从而也促进育人工作的开展。
课堂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有关研究成果、经验和观点不计其数。教师课要上得好,功夫主要在课外,首先是平时的不断学习思考和必要的训练,其次是课前的备课。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习题”,然后对课堂教学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等进行设计。
“备教材”必须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找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思想教育点和知识内在联系点;既要尊重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改编和重组;不能局限于课本,还要看教学参考、教案书等。
“备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现有的学科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了解班级学生的差异性,分层走班教学的,不同层次的班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如果教师只研究教材,不关注和研究学生,就像农民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那撒下去的种子很多会长不成苗。
“备习题”就是要精选课内练习题、课外作业题和必要的测试题。中学教师必须重视对各地中考题或高考题的研究和选用,既要学生喜欢听课又要学生成绩好,这才是正确的努力方向,不能急功近利搞应试教育,也不能以素质教育为由忽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这都是对学生不够负责的态度。
3.注重仪容仪表,展示教师的美丽形象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少年儿童更是如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教育因素,美丽的形象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移情性理解,具有强有力的教育功能。加里宁说:“教师仿佛每天蹲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敏锐的、善于窥视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教师的仪容仪表,虽然不是教师使学生喜欢自己的核心因素,但起着重要又直接的影响,切不可轻视。因此,教师注重个人形象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责任。
教师如何塑造和展示自己的美丽形象?除了应有的符合教师身份的言谈举止外,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可以加分。一是身心管理,教师要合理作息,科学饮食,适当锻炼,要有平和的心态、积极的态度,确保身心健康。二是着装打扮,教师要庄重得体有时代感,女教师每天的妆容要淡雅。三是气质风范,教师要多读书,坚持不懈地读、广泛地读,读书好比进行精神绿化,是一种极致的化妆,且是一种永远卸不了的妆,“腹有诗书气自华”,长期不读书的教师即使外表华丽,也会缺少一些诗书赋予的气质。
曾有很多人问我:“校长的第一件大事是什么呢?"我当校长后的感悟是:“校长的第一件大事是努力使教师和学生喜欢自己的学校。”教师喜欢自己的学校,就会增强主人翁意识,对工作有热情,对学生有爱心。学生喜欢自己的学校,就会乐于学习,更愿意接受学校的教育管理。这种喜欢学校的情感和记忆影响深远,会给学生行远的力量。2021年宁外三十周年校庆期间,一位校友写下的一段肺腑之言感动了很多人,印证了李希贵先生对“何谓母校”的独到见解:“母校是一个有您想念的老师的地方,母校是一个同伴很想去聚会的地方,母校是一个承载美好记忆的地方,母校是一个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给人启迪的地方。”
本文节选自《我是这样当校长的》,作者周长安,1994年8月起历任四所高中的校长,现任宁波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专职督学、宁波市教育督导研究会副会长,曾被聘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智库专家,全国外语特色学校研究会副理事长。任教以来,7次被评为余姚市优秀党员,1996年被评为宁波市优秀教师,1999年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教师,2004年被评为宁波市名校长。
本书记录了作者的教育生活、教育实践和教育思考,是作者20年校长生涯的一个剪影。这是一本记录作者自己怎么做校长的书,而不是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校长的书,作者希望得到教育界同仁的建议,也希望抛砖引玉,引起教育界同仁的思考。